这一站,好客山东很city
2025-04-25 13:23:00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2 09:17:15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无论是诗词、散文、书画,皆堪称一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他对宋词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词的意境得到更大的发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等名句深入人心,成为名传千古的佳篇。这首《浣溪沙》诗词,突破了亲爱的框架,上升至哲理性的命题,使词义更加深远,诗意更具浪漫色彩。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词的意思是:清晨时,风斜雨细,瑟瑟寒侵,雨后烟云轻淡,河滩柳叶垂青,沐浴着明媚阳光,流经淮河的水,清澈而浩荡,眼看就要越来越远了。泡上一壶像雪乳一样纯的春茶,茶香四溢,飘出雪白的乳花,这一情景,不禁联想起那绿色的蓼茸蒿笋,青味扑鼻,芳香醉人。人间最有意味的,莫过于清淡和欢愉。
这首词的题材属于游记类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到河南汝县任团练使的途中,经过安徽泗县,与泗州刘青叔同游南山时,作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描写早春的景象,“细雨斜风作晓寒”句,清晨的时候,一阵寒风吹来,顿觉冰冷异常,虽然没有呼啸的北风,但是南方这种风,更刺骨更难忍。作者却以“作晓寒”三个字,轻轻带过,表现出不在乎这点寒风的意思。
接下来雨停了,风也渐渐收起,只见烟云浮动,河滩边柳叶轻飘,阳光明媚,一个“媚”字,极富传神,表现出作者喜悦的心情,把淡烟疏柳的晴滩景象,写的活灵活现。“细雨”对“晴滩”很精准,说明作者在旅途中,先是经历了小雨,之后初晴,见春光洒满大地,一幅春风的画卷徐徐铺开,这是写近景。
“入淮清洛渐漫漫”写远景,作者的镜头开始推移,把聚焦放在江河、山川上;那清澈而奔流不止的淮河洛水渐渐远去,原先碧绿的江水汇入淮河中,又变得浑浊,一片浩茫了。这是虚摹的笔法,近和远,清和浊,相互对比和映衬,使词的意境开阔而多变。
下阙写游山时,他和好友在户外野餐时的欢愉心情。“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这两句生活味极浓。据说苏轼是嚼笋如命,只要见到笋,都要不惜一切制作食之,那种畅快是从头到脚的舒心!明明就是清茶一杯,却要想到菜盆里的绿色春笋,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笔下刻画得如此细致入微。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把生活形象描绘成艺术形象,一杯清茶能联想到色、香、味,俱全的食品,没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是做不到的。
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是神来之笔,富含哲理,人间最有意味的是:清淡的欢愉。
当然,从历史背景看,当时苏轼被贬谪,写出这样的词句,也有一种对朝廷不满之意。但后世之人常常将“人间有味是清欢”比作过平淡人生的名言,这样的结尾,既有厚重感,又能统领全文,达到融哲理、诗意、诗境于一体的艺术效果。
2025-04-25 13:23:00
2025-04-25 13:19:00
2025-04-25 13:03:00
2025-04-25 12:54:00
2025-04-25 12:12:00
2025-04-25 11:53:14
2025-04-25 11:42:00
2025-04-25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