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 “双猎装”矩阵巩固细分市场霸主地位,新车007GT有望成“猎装车普及者”
2025-04-17 00:53: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33:00
3月31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成都共9个区上榜,分别是武侯区(14)、龙泉驿区(43)、双流区(44)、锦江区(59)、青羊区(62)、金牛区(64)、成华区(81)、新都区(83)、郫都区(87),上榜数量位居榜单中所有城市第一位,显示出成都卓越的创新能力。
当前,成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营造良好的科创生态,加快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成都在“科技集群”百强榜排位升至第23位,连续6年上升。
据了解,本次评价构建了包含“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除直辖市、国家级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级市市辖区创新能力开展了全面评价。
城区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据介绍,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23家。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0%,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总数占全国比例达35%。
同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财政科教支出占比的平均水平达27.4%,高于全国水平8.4个百分点,且近三年来财政科教支出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反映出中国创新强区在政府层面对于科技和教育的总体投入水平和重视支持程度不断提高,政策环境优化、落实力度增强。
在科技服务方面,据介绍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集聚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主体共257.3万家,中位数为21436家,近三年科技服务业主体数量加速增长,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也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要空间。据介绍,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年度商标注册量为93.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8.4万件,分别占当年全国总量的21.4%和30.8%。依托于科技企业、高校院所、金融资本等多元创新要素的充分集聚,创新强区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图据赛迪顾问
编辑 成序
2025-04-17 00:53:00
2025-04-16 19:06:00
2025-04-16 17:15:00
2025-04-16 06:42:00
2025-04-15 10:02:00
2025-04-14 22:30:00
2025-04-14 21:02:00
2025-04-1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