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唤醒清明DNA,文物之中探韵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1:34:00    

梨花风起,纸鸢追风逐日;簪柳寻春,秋千荡漾欢歌。清明又至,面花飘香。

今日清明,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又融合了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不仅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丰富内容,更演变为古人踏青赏春的重要时刻。那么,古人在清明小长假中究竟有哪些精彩活动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烟台市博物馆,探寻那些尘封的历史记忆,感受那份独特的清明韵味。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中国,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寄托哀思、释放情感和寓意祈福的方式。清明节放风筝的由来,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会祭祖、扫墓、缅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而放风筝则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释放幽思、舒缓心情的方式。在古代,人们相信风筝可以带走人们的思念和忧虑,让先人得以安息。因此,清明节放风筝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

记者在烟台市博物馆内,找到了一件近代粉彩开光要戏图双螭耳瓶,这件民国时期的瓷器上,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孩童在春日里玩闹嬉戏,放起纸鸢的情景。

据了解,古人相信生病时,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清代诗人高鼎也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名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的诗句,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烟台市博物馆馆藏的童子牧牛明代玉雕摆件,造型浑厚、刀工质朴、简洁大方、形象生动。作品以极概括的手法雕出所表现对象的形体特征,牛壮实、温顺的憨态,童子顽皮可爱的稚气,以大刀阔斧的大块面雕琢而成,再加以粗短的阴线装饰,整饬大方。细节如人物五官和牛的头、角等部位雕琢也非常简括,线条生动、准确、颇具神采。牵牛的麻绳松动而流畅,将童子和牛联系在一起。整件作品温厚大气,造型概括、做工质朴,表现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

一首《清明》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清明时节,对于寄托哀思的人来说,扫墓可以说是最好的表达形式,为已故的亲朋好友祈求另一种平安和幸福,以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扫墓,老烟台习称上坟,按照龙口当地过清明的旧俗,自清明日的前四天起,依次为新、旧、百、寒、清五天。其中“新”指新亡者墓祭日,“旧”指祖墓祭日,“百”即“五百日”,“寒”即寒食节,“清”即清明节,五天之内均可上坟,故有“上新坟”“上旧坟”“上百日坟”“上寒食坟”和“上清明坟”之说。然而,用今天的眼光看,清明节是文化的传承,但烧纸是一种严重危害山林安全的陋习。

桃花露重柳烟轻

“佳节又清明,风日初晴。桃花露重柳烟轻。听唤踏青时候也,饧担箫声。”清代诗人杨逢春的词作《浪淘沙·踏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明时节踏青的场景。

与之呼应的,是市博物馆内馆藏的黄胄画作《春风燕子飞》。黄胄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曾师从赵望云,并受徐悲鸿影响。在《春风燕子飞》中,黄胄以其最为人熟稔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朝气蓬勃的春日画面:新柳抽芽,燕子翩翩。

清明之时,春回大地,开启天地新生、万物复萌之季。到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无疑是件雅事。于是,南宋诗人吴惟信便有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感慨。所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烟台,市民常常在这一天携一家老小在山乡田野间游乐,到大自然中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清明节也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候,烟台民间还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还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贾子艺 摄影报道

编辑:张洁

相关文章

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闽中革命精神 ——莆田分行开展清明祭扫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4月7日上午,厦门国际银行莆田分行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以“缅怀先烈,清明寄思”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分行党支部书记魏调武同志率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行,前往闽中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纪念活动。在庄严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向为民族独

2025-04-10 17:25:00

榆林:多彩课堂,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在榆林中学的科技节上,学生在观看机器狗表演。本报通讯员 朱团员摄嘹亮的陕北民歌高亢动人,动感欢快的动作易学易练。3月28日,走进绥德师范附属小学,学生整齐地跳着学校自编的陕北少儿秧歌操。8首陕北民歌串成有节奏感的音乐,学生的动作中融合了秧歌和广播体操,既弘扬了陕北文化,又让体育锻炼更有趣味性。这样的

2025-04-08 14:22:00

“清明换电随时走”广告语引争议,蔚来:2人劝退,4人被警告

据媒体报道,近日,蔚来旗下品牌乐道汽车因“清明换电随时走”的广告语再“翻车”,引发公众关注与质疑。4月4日,蔚来发布“关于乐道品牌传播海报违规事件的处理通报”,经调查核实,系某区域公司区域市场专员林某某接到区域公司要求需要就85度电池相关内容进行宣发,林某某结合清明假期的节点设计了标语为“清明换电随

2025-04-08 13:31:00

襄州区朱集市场监管所开展清明祭扫专项治理行动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闫军、陈清玲)为树立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规范殡葬用品市场,清明节来临之前,朱集市场监管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清明祭扫专项治理行动。执法人员对制售祭祀用品的固定门面经营户逐一检查,严审经营主体资格,严查无证无照从事殡葬用品经营行为,重点检查销售封建迷信、低俗愚昧和不

2025-04-07 17:07:00

唐河:“红色教育+生态祭扫+文化传承”三线并进 创新清明祭扫 彰显时代新风丨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

春风寄哀思,翠柏映忠魂。清明期间,唐河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通过“红色教育+生态祭扫+文化传承”三线并进模式,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志愿者及群众代表等1.2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在移风易俗中彰显时代新风。红色基因铸魂。在唐河县革命烈士陵园,50名少先队员代表向革命

2025-04-07 16:23:00

清明小长假,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逾1117万人次

大皖新闻讯记者4月7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获悉,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4月4日至6日),长三角铁路安全发送旅客逾1117万人次,同比去年多发送旅客近83万人次,增幅超8%,其中清明当天(4月4日)发送旅客419万人次,创下长三角铁路单日客发量新高;4月6日发送旅客399万

2025-04-07 15:20:00

清明假期结束,江门站累计到发旅客超6.5万人次

随着清明假期的结束,外出扫墓踏青的旅客纷纷踏上返程旅途,江门站也迎来了返程高峰,客流呈现周边中小城市向中心大城市回流态势。据统计,自4月3日至4月6日,江门站累计到发旅客超6.55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3.1万人次,到达旅客3.45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1.63万人次。江门站迎来返程高峰。为进一步满足清

2025-04-07 14:04:00

莒南县岭泉镇:筑牢清明“安全线” 网格员在行动

鲁网4月7日讯清明节期间,莒南县岭泉镇全体网格员坚守岗位,在全镇38个村、15个防火卡口开展文明祭扫巡查,配合镇、村防火工作人员发放文明祭祀明白纸,倡导用绿色、文明的方式继承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同时,网格员通过入户发放明白纸、村广播、网格微信群等广泛开展文明祭祀理念宣传活动,提倡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

2025-04-07 1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