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光大银行净利417亿拟分红111.7亿 控股股东抛2%增持计划或耗资43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00: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时隔数日,光大银行(601818.SH、06818.HK)控股股东再次启动新一轮增持。

4月8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股东增持计划。为充分发挥作为光大银行控股股东作用,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该行高质量发展,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简称“光大集团”)拟在12个月内增持该行股份比例不超过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3月末,光大集团完成一轮增持计划,合计增持光大银行1.2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21%,累计增持金额超过4.03亿元。

以4月9日光大银行二级市场收盘价计算,若顶额实施增持,光大集团本轮增持资金规模或达43亿元。

控股股东多次增持,光大银行以较为稳健的基本面表现吸引耐心资本长期投资。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减少7.05%;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近6.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5%;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

2024年全年,光大银行拟合计派发现金股息111.67亿元,占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14%。

光大集团再次计划增持

4月8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股东增持计划。为充分发挥作为光大银行控股股东作用,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该行高质量发展,光大集团拟自公告披露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

公告显示,本次增持计划中,光大集团的增持比例将合计不超过2%。以二级市场上,光大银行4月9日的收盘价3.65元/股计算,若顶额实施增持,光大集团本轮增持资金规模或达4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此轮增持计划抛出数日前,光大集团刚刚完成对光大银行的增持。

2024年3月末,光大银行发布光大集团的增持计划。光大集团拟自2024年3月29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累计增持总金额不少于4亿元(含本数),不超过8亿元(含本数)。

一年后,2025年3月末,光大集团完成增持计划。其合计增持光大银行1.2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21%,累计增持金额为4.03亿元。

目前,光大集团直接持有光大银行260.17亿股A股股份和18.67亿股H股股份,合计占该行总股本的47.19%。

历史上,光大集团曾多次增持光大银行。

2015年7月,光大集团通过港股通增持光大银行H股1.27亿股。

2016年7月至10月,光大集团累计增持光大银行A股1.29亿股。

2020年10月,光大集团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光大银行A股15.26亿股。

除了光大集团之外,光大银行主要股东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于2024年11月29日公告披露,其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议案》。该议案明确了中信金融资产拟在12个月内购入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不包括印花税及相关费用)的光大银行股份。

截至2024年末,中信金融资产直接持有光大银行41.85亿股A股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7.08%。

光大银行此前表示,该行将持续推动控股股东、主要股东等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股份增持计划,提振市场信心。

总资产近7万亿不良率1.25%

控股股东多次增持,光大银行以较为稳健的基本面表现吸引耐心资本长期投资。

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减少7.05%;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

报告期内,光大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66.66亿元,同比下降10.06%;净利差1.45%,同比下降23BPs;净利息收益率1.54%,同比下降20BPs,主要受LPR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国内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同比下降19.52%。但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加,报告期内该行其他收入196.78亿元,同比增加51.7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营收规模下降的同时,2024年光大银行业务及管理费403.65亿元,同比减少6.77亿元,下降1.65%。同时,该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05.65亿元,同比减少115.40亿元,下降22.15%,使得利润空间扩大。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近6.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62.25亿元,增长2.75%;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9.48亿元,增长3.88%。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2.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84%,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2.02%,比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0.59%,比上年末下降0.68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本净额6870.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8%;资本充足率14.13%,一级资本充足率11.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2%,均符合监管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银行持续稳定及时分派股息。数据显示,自2010年8月上市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1145亿元,平均派发现金红利占净利润的26.09%。

年报中,光大银行拟每10股派0.85元(含税),共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50.22亿元,叠加中期已派发的现金股息,2024年全年拟派发现金股息111.67亿元,占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14%。

视觉中国图

相关文章

浙江医药:拟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

【浙江医药:拟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财联社4月14日电,浙江医药(600216.SH)公告称,公司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含)且不超过2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20.83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男行提议回购公司股

2025-04-14 17:09:00

2025“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启动征集,设置奖金200万元

2025“上海设计100+”全球竞赛启动征集,在全面征集设计“赋能产业、点亮生活、服务城市、洞见未来”案例基础上,紧扣创意设计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的交集,提出本年度特别关注:生态设计和时尚消费,并设置了相应的年度大奖,奖励价值共计200万元,寻找创意设计促进科技转化、消费提振、文化传承、发展新质生

2025-04-14 16:06:00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2025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全公布,20日前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脱贫、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该专项计划是国家为畅通农村和脱贫地区学子纵向流动而开辟的渠道之一。高校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1)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

2025-04-14 14:55:00

早读佛山|首季捷报,揽下千亿

◆佛山一季度签约投资总额超1069亿元,同比增长6.33%◆国内断面最大内河沉管隧道,安家佛山!◆悍高集团IPO首发过会!佛山有望迎来今年首家上市企业◆拓市场练内功,东南亚建厂佛企迎战“关税风波”◆格兰仕、蒙娜丽莎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140亿元交易额背后的佛山招投标新探索|改革深透视◆视频|“

2025-04-14 10:14:00

华汇智能98%收入依赖前五大客户 产能利用率不足60%拟募4.59亿扩张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商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汇智能”)已接受北交所的首轮IPO审核问询。日前,北交所对华汇智能发出审核问询函,对公司客户稳定性、募投项目必要性、经营业绩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问询。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华汇智能的

2025-04-14 09:46:00

多元化没能挺起煌上煌

或许十年前,煌上煌创始人徐桂芬,就已预感到了休闲卤制品行业的竞争压力,早早带领公司进行多元化转型。前几年,卤制品企业疯狂扩张、加速开店,2024年,行业性的寒冬终于降临。煌上煌也没能依靠多元化战略,挡住这一波寒流。2024年,公司交出了一份“双降”的业绩答卷,酱卤肉制品、米制品分别比上年少卖了250

2025-04-14 07:56:00

上海9个楼盘共1414套房源将入市;碧桂园重组债务金额调减至140.74亿美元 | 房产早参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魏文艺|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NO.1 上海9个楼盘共1414套房源将入市4月12日,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官网公布9个新盘名单,共有1414套房源即将入市,分布在浦东、普陀、闵行、宝山、嘉定以及奉贤区。本轮供应的新房项目多为刚需和中端改善项目,备案均价在3.7

2025-04-14 07:41:00

中国太保:太平洋人寿保险一季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002.15亿元 同比增长9.3%

来源:新浪港股中国太保(02601)发布公告,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该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002.15亿元,同比增长9.3%,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631.08亿元,同比增长1.0%

2025-04-13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