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背后股东涉及这些上市公司
2025-04-19 20:44: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8:24:00
今天(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开跑,近20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赛队参赛。赛事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相较于实验室中的短距离测试,此次比赛对参赛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适应性及续航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堪称一场大型的“极限压力测试”。
来自上海徐汇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明星企业青心意创携自主研发的Orca I人形机器人亮相赛场。Orca I此次参赛目标并非以奔跑竞技为主,而是将其视为一次“压力测试”——通过短时间迭代优化运动性能,并在标准化、公开公正的场景中验证技术的可靠性。
徐汇区相关产业负责人说,此次青心意创在马拉松赛场与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同台竞技,是中国科创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展现了上海科创企业奋力拼搏、争当上游的风采。徐汇区将继续大力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发挥平台优势,涌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的技术、项目和创新企业,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核爆点”。
给机器人“穿上”设计防滑鞋垫
Orca Ⅰ在此次比赛过程中无故障、无摔倒,并在期间快速完成1次换电,用时仅2分钟,这是Orca I自对外公开亮相以来,第一次在实地上成功完成较长距离奔跑。
事实上,为响应赛事号召,团队在一个月内对机器人进行了针对性训练,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奔跑算法的稳定性与续航能力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在硬件方面,通过精简外壳结构、优化局部组件,硬件团队针对整机进行轻量化处理,实现整机减重4斤有余,以降低耗电、延长续航时间。在算法层面,技术团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快速迭代与测试,让机器人在稳定状态下实现变速、转向等动态行为。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与地面的摩擦力,提升奔跑稳定性,团队专门给Orca I“穿上”设计防滑鞋垫,以增强抓地力与抗冲击性能,确保户外复杂路面的稳定奔跑。
归功于赛前的训练与严密筹备,Orca I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实现稳定奔跑,全程无故障、无摔倒,以流畅的拟人步态和稳定的运动性能惊艳全场,展现了企业的深厚技术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Orca Ⅰ在终点展演环节仍成为全场焦点。其标志性的“水滴”面部设计配合全身关节联动控制,生动演绎了挥手、握手、热情问候等交互动作,吸引大量观众与媒体的驻足互动。这一场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Orca系列的核心竞争力——以拟人化设计与多模态交互能力,无缝融入生活化场景。
打造国际首个人形机器人“生态矩阵”
青心意创由剑桥归国团队创立,其核心产品Orca I是全球少数能实现“拟人直膝”行走的机器人之一。不同于传统机器人僵硬的关节运动,Orca I可完成爬坡、原地转圈、跌倒自主恢复等高难度动作,动作流畅度接近人类。
创立伊始,青心意创团队就入驻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AI公园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在孵化器的支持下,从最初的4人扩展至三四十人规模,并迅速实现技术突破,技术迭代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完成新一轮融资、对接多笔技术商业化订单、开展产学研合作、基石科学家一对一指导、参与全球开发者大会、工博会等顶级论坛展会……青心意创在徐汇成长的短短一年多,已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全球舞台的快速成长。
青心意创生于徐汇、长于徐汇。青心意创企业负责人说,徐汇区科创环境、产业生态、营商服务等各方面优势显著,更有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算法优化助力。近年来,徐汇区高质量孵化器建设领跑全市,科创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集聚,为孵育前沿科技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沃土。
一方面,徐汇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底蕴深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与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更以充沛的算力资源优势和充足的人才支持为相关科技企业深度赋能。2024年,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近千亿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落地大模型企业370余家,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商汤科技“日日新大模型”、阶跃星辰“Step系列”、稀宇科技“MiniMax-abab”等四家上海基础模型均诞生在徐汇,目前已备案大模型达39个,市级占比约59%。
另一方面,徐汇成果转化、高质量孵化等环节高效协同,助力创新种子快速生根发芽。以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依托,挖掘高校院所优质成果项目,推动技术、项目、初创企业与孵化器、社会资本、产业资源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与落地。同时,大力布局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孵化器体系,在全区六个科创街区中布局区级高质量孵化器20家,投入使用面积11.3万平方米,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模速空间、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已入选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占全市总量的1/4。
孵育青心意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就是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之一。孵化器聚焦人形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关键共性技术,依托基石科学家为核心研发生态,汇聚本土头部企业为产业应用生态,打造国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赛道的“生态矩阵”。当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你追我赶”阶段,上海凭借孵化器的生态优势,相关技术研究已跻身全国领先阵营。
此外,徐汇区在政策端也不断发力,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创街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政策,在技术创新、算力资源、语料数据、场景应用、融资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产学研对接、开放应用场景、人才培养和引入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科研土壤。
2025-04-19 20:44:00
2025-04-19 18:24:00
2025-04-18 16:07:00
2025-04-18 15:20:00
2025-04-18 11:20:00
2025-04-18 11:03:00
2025-04-18 08:45:00
2025-04-18 0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