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邱慈观专栏丨海运行业渐进式脱碳:必备的过渡技术及金融支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6:34:50    

面对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海运行业积极部署减排战略,或采用过渡路径满足短期标准,或采用零碳路径实现中长期目标。过渡路径相关的技术相对成熟,但减排幅度比较有限,未能达到碳中和目标的零排放要求。零碳路径以清洁燃料使用为主,可将碳排放减至近零,但其技术成熟化与应用规模化仍有待时日。

据海运权威组织推估,行业零碳路径的相关技术至少还要10年才能成熟,在此之前,必须仰赖过渡路径及其技术创新,以期实现海运的“渐进式”脱碳。尤其,通过船体优化、机械升级、物流革新等过渡技术的创新,船东一方面可在现有船舶生命周期内实现20%到40%的减排幅度,他方面又可积累资金与经验而逐渐趋近零排放目标。

然而,创新技术的研发、孵化、改进、商业化试点、规模化应用等阶段皆需金融支持,并借助适配金融工具募集资金。先前各方探讨海运行业脱碳融资时,多聚焦于零碳技术,而较少讨论如何以金融赋能过渡技术。因此,本文特别对渐进式脱碳的金融支持展开解析。

过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海运行业脱碳的过渡技术,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提效降耗为主的技术改造,如优化船体设计、优化动力机械效率和优化物流时效等。二是使用发动机兼容性较高的过渡燃料,如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油等。三是以搭载碳捕集装置为代表的碳中和赋能技术。

以下表列一些过渡路径相关的创新技术案例,并标举其中四大特点。

表1 过渡路径的创新技术案例

第一个特点关乎技术革新。藉此,可提升过渡技术的减排幅度。例如,船体优化技术原本只能减排5%到15%,如今加上风翼助航的创新技术可减排30%;传统发动机原本最多减排20%,如今在氢动力电池的助益下可实现近零排放。

第二个特点关乎技术融合。过渡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可复合使用,以整合设计方式实现船舶减排全覆盖。例如,传统发动机原本不能使用替代燃料,但经由创新技术改造的发动机不仅可兼容传统燃料与新兴燃料,更为日后增加排后处置设施预留空间。

第三个特点关乎技术的地域优势。创新发展是建立在区域产业集群和技术历史传承上,因此各国的创新领域各有胜场。例如,北欧临海国家的创新出现于风翼助航、船体力学等领域,美国通过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来实视创新,我国在政策引导下通过自主研发的碳捕集系统打通价值全链,开发出全球首个“捕集—存储—卸岸—转运—再利用”全流程生态闭环系统。

第四个特点关乎技术的经济效益。过渡技术会利用价格可控的关键零部件来对船舶进行部分改造,以同时达到合规及延长船舶使用寿命目的。相较于零碳技术的高昂价格,过渡技术有显著经济效益,例如,零碳船舶耗资上亿美元,但瑞典公司Climeon的废热回收系统只要250万美元。此外,提效降耗的过渡技术可节省运营成本,例如Nautilus Labs就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船载发电机组效率,两月内为客户节省了14万美元开支。

总之,在海运行业零碳技术尚未成熟之前,脱碳必须仰赖过渡技术。近年固然有一些过渡技术的创新,成功提升减排效果,但整体看来,前路漫漫,有的创新还在试点,有的创新还待商业化应用,凡此皆需大量资金。

过渡技术的融资案例解析

前面提过,过渡技术创新发展的各阶段都需要金融支持,但适配金融工具与融资模式会因其风险、回报、期限等差异而不同。

当新技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时,可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来获得期限长、风险容忍度高的资金。当前景看好的新技术存在不确性而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时,可使用混合融资模式,通过由公共类、开发类或慈善类等资本形成的催化资本来降低场域风险,从而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扩大资金规模。对比之下,当新技术进入商业化试点、规模化应用阶段时,由于其效能已被证明,风险逐渐降低、回报可预见性提高,此时可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务工具等方式来扩大覆盖面与影响程度。

针对海运行业脱碳,以下表列一些过渡技术融资案例,并补充说明四点。

表2 海运行业脱碳过渡技术融资案例

首先,瑞典的Climeon、美国的Nautilus Labs、法国的OceanWings、英国的BAR Technologies等融资案表明,在孵化创新技术、撬动商业化杠杆时,股权与混合融资是合适的金融工具。展开来说,废热回收系统供应商Climeon通过发行增资股募资,智能数据供应商Nautilus Labs通过股权工具获得微软气候创新基金和多家风投基金的注资。风翼助航技术供应商OceanWings和BAR Technologies通过混合融资结构将风险与回报模式不同的多方来源资金予以揉和,从而扩大资金规模。其中,法国国家投资银行对OceanWings的投资并增信撬动了多家风投机构的参加,而英国政府智能航运加速基金对BAR Technologies的资助撬动了下游船东的股权投资。

其次,日本邮轮、德国的赫伯罗特、挪威的SeaShuttle等融资案表明,在扩大过渡技术的应用时,可采用专项债务融资工具与政策性金融工具。转型贷款、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都是目前的主流转型金融工具,日本邮轮与德国赫伯罗特都以其为新建环保船舶募资。SeaShuttle项目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融资,由挪威能源署旗下的ENOVA创新基金资助1.5亿挪威克朗,用以建造氢动力的零排放集装箱船舶。

第三,芬兰干散货运输商ESL Shipping的融资案表明,当船队以改造升级来推动渐进式脱碳时,可采用混合融资模式。ESL Shipping的母公司为OP芬兰基础设施公司,一开始它就通过永续结构由母公司注资3000万欧元,该笔投资具有增信、担保等功能。在此基础上,ESL Shipping又获得由OP芬兰基础设施公司和养老保险公司Varma共同投资的1500万欧元,而Varma的入股尤其重要,其丰富的气候投资经验可为船队脱碳改造提出方向性指引。

第四,由公开信息看,国内的过渡技术融资案数量偏少,工具单一,结构颗粒度有待提升。具体而言,在债务融资方面,国内除中远海发的两个专项外,其他案例从缺。在股权融资方面,无论在新技术的早期孵化阶段或晚期应用投放阶段,都无公开披露案例。在结构颗粒度方面,从表2引用的两个国内案例看,其混合融资结构比较粗糙,真实性仍待验证。其中,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由山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国企、私营企业与投资机构共同注资成立,但其“太平洋气体船”“海工装备”项目与海运脱碳的相关性并不明确。齐耀环保融资案虽然将政府无偿资助、集团优惠贷款等多元融资方式予以揉和,但公司隶属中国船舶集团,实际上为国资所有,故其混合模式的颗粒度未必达标。

思考与建议

尽管近年来过渡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投资实践开始浮现,但无论国内外,整体上仍处于零星试点、局部试用的阶段。所幸各方对过渡技术的意识渐增,开始理解它们并非备选方案,反而,它们采用的渐进式脱碳路径更能兼顾理想与现实,更能平衡存量与增量。

特别是,虽然国内先前并不积极于过渡技术融资,但鉴于我国在全球海运行业的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未来脱碳融资机遇庞大,故应参考国际领先实践,以后来居上之志精准掌握机遇,充分发挥能力。对于我国后续发展,本文提出五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与推进过渡技术、把握时代机遇有关。以动力电池为例,过去各界延续电动汽车思路,试图将锂离子电池用于船舶动力推进,然其有续航短、动力有限等问题,只适用于内陆运输。随着绿色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挪威率先开发出氢动力集装箱船,并成功投入运营。这一方面与挪威的绿氢产业战略部署有关,他方面与它对产业链协同机遇的掌握有关,最终才能成功将绿氢应用于海上运输。至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数量较少,未来应当结合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等国家关键战略领域,掌握契机,积极推进。

第二个建议与技术案例的风险识别、审慎评估有关。创新技术从研发、孵化、改进到商业化试点、规模化应用等各阶段都面临风险,但前期风险一般高于后期,故融资方应当基于创投模式展开评估,将多方风险因素纳入考虑。事实上,国际上已有一些风险评估不够彻底的脱碳技术投资案,2018年马士基与IBM合资成立的TradeLens平台为其一。该案原拟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提升物流效率与数据精确度,但项目评估时未能识别“投资时机”风险,以致平台启动后乏人问津,最后以关停告终。前车之鉴,值得国内参考。

第三个建议与推动适配融资工具赋能海运脱碳有关。海运行业渐进式脱碳资金规模的扩大有赖多元化融资工具的助益,而融资工具应与技术路径相配:传统、单一的工具适合用于减排幅度较小、风险较低的技术,新兴、复合型的工具适合用于减排幅度较大、风险较高的创新技术。国内过去在融资工具的选择上比较单一,对适配性问题考虑偏少,未来应当强化。

第四个建议与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有关。海运行业脱碳技术的融资有赖政府行动纲要的支持,而国家层级的《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及上海市层级的转型金融目录都在此列。上文所引的中远海发案例,其2024年发行的转型贷款及2025年发行的转型债券,本质上可溯及当时发布的政策指引,即为例证。在纲领性文件之外,政府亦须给予政策便利、投资指引等配套机制,并鼓励各方针对相关措施的应用展开沟通讨论,以有序推进过渡技术的发展与落地。

第五个建议与“双管齐下”推动海运行业脱碳有关,一方面推动过渡技术的创新,一方面推动使用多元化金融工具来支持海运行业脱碳。特别是,我国先前在渐进式脱碳技术的创新开发上比较薄弱,建议政府未来可通过专项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加速研发脱碳技术,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唯有双管齐下,同时推进技术与资金,才能掌握海运行业脱碳的关键。

总之,过渡技术为海运行业脱碳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国内外都应以技术创新与投资驱动为基础,逐渐扩大辐射范围,为海运行业的渐进式绿色转型构筑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邱慈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专项基金学术主任;赵圣,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专项基金研究专员。)

来源:文/邱慈观、赵圣

相关文章

我家瓷碗通古今灾荒年投喂睿王全文小说沈卿卿褚廷煜小说在线阅读

他慌乱地朝着营帐外指去,“殿下,韶关城门外聚集了一大批的身染瘟疫的老百姓,看样子好像是朝着我们走过来的。” 褚廷煜立刻放下手中的笔,他一脸担心的追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小将答道,“看样子他们是知道咱们得到了大米,专程过来要粮食的。” 褚廷煜即可下令道,“命人将两千斤大米全数送到韶关城外两里

2025-04-19 22:45:00

七零之炮灰女配激活签到系统后田甜小说完本+番外(田甜)畅享阅读

虽然想赚更多的钱,但是田甜还是坚定的摇头“黑哥,虽然我也很想卖更多猪肉给你,但是一百斤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极限,没有更多了。”田甜似真似假的透露,这个年代,能私底下拿肉出来卖的人极少,还要担不少风险。一百斤肥猪肉不算多,但是却也不少,特别是在红星公社这种小地方,再多拿肥猪肉出来,就招人眼很容易被盯上。

2025-04-19 22:27:23

“镇社之宝”是什么?走,一起去“西泠”寻宝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泠印社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以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那么,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是什么呢?人民日报社

2025-04-19 21:57:00

高分_一场大梦一场空傅谨怀小说(纪黛宁傅谨怀)(一场大梦一场空傅谨怀)全本完整阅读

“我没……”纪黛宁下意识想要解释,可话才刚出口,就被打断。纪昭昭哽咽的声音让他的怒火熊熊燃烧,很多话丝毫不经思考便脱口而出,“纪黛宁,就算你老公死了,也不要把气洒在别人身上,你不要忘记,昭昭跟你不一样,她还有老公给她撑腰!”说罢,他抱起纪昭昭转身离开,再没有看她一眼。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纪黛宁心脏犹

2025-04-19 21:50:09

济南起步区首个回迁小区:多元服务“绘就”理想生活画卷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济南报道居民可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练习书法、听讲座,孩子可做手工;老人可在日间照料中心享用低价早午晚餐;社区负责人每周在“书记茶摊”“出摊”,与居民谈心了解诉求……这样的暖心社区地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鹊华九里居。“这是起步区首个回迁小区,我们聚力打造理想社区,为起步区回迁社区治

2025-04-19 21:11:00

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2025年度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

根据《山西省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及11个配套制度相关规定,结合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支、大队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00名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辅警”),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二 招聘程序(一)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2025-04-19 20:57:00

开局被鬼追着跑直播算命不要钱小说无删减阅读清爽版(梅灵儿)外篇+续集

“这是我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的都是我的小秘密。”女孩吸吸鼻涕读道:“星期三,天气晴,我的心情却不是晴天。今天我发烧了,向老师请假之后我便回到家。”“家里没人,我从药箱里找出来一点药吃下去就脱去衣服躺进被窝。正睡得朦朦胧胧的时候我感觉有人将手搭在我的额头上,浑身没有力气的我困得不想睁开眼。忽然我身上的被

2025-04-19 20:48:46

“天工”背后股东涉及这些上市公司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今年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变得更

2025-04-19 2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