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足县域,勾勒卒中防治“中国路线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2:35:00    

“10多年的脑卒中防治经验告诉我们,除了自上而下以技术推广为抓手加强防治外,还必须加强自下而上的县乡村三级卒中筛查与管理。从两头往中间走,最终实现百万减残的目标。”近日,全国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经验交流推广会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举办。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吉训明指出,县域是卒中防治的关键细胞单元,通过主动筛查,我国有望以县为单位降低30%以上的卒中发病率、40%的残疾死亡率和50%的复发率,实现“健康中国345目标”。


在过去10个月里,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在海安市全面铺开。在吉训明团队的指导下,这个常住人口不足百万的县级市,构建起“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卒中防控体系,完成22.75万人次筛查,将急性脑卒中患者从抵达医院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压缩至37分钟(国家标准为60分钟),将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从54%提升至68%,为慢性病管理特别是卒中减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卒中防治关口前移刻不容缓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血管异常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欧美国家。伴随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脑卒中成为我国首位致死致残性疾病。”吉训明指出,国人终身脑卒中患病风险高达40%,在全世界195个国家中排在首位,与我国医疗资源投入及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匹配。


而且,脑卒中这种“老年病”正悄然呈现年轻化趋势。吉训明介绍,我国45岁以下脑卒中患者占比已达12.8%,较20年前增长近3倍。国人平均首次卒中发病年龄为61岁,比美国人早13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尽管发病形势严峻,但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且防治成本远低于癌症等疾病。”吉训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和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调控危险因素。据估算,约60%的脑卒中患者可归因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高血压者的2~4倍,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如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患者风险更高。“如果消除高血压,全球超过一半的脑卒中可能被预防。”吉训明说。


国际经验已经证实了脑卒中防控的有效性。1980—2020年,日本通过采取限盐、戒烟等措施,使脑卒中发病率持续下降。


2021年,为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10部委联合启动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并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0%,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进一步提升。所有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二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和取栓技术。到2030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5%,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提升到更高水平。所有设立卒中中心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及相关的专科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及取栓技术。


“百万减残工程实施3年多以来,94%的地级市、40%的县级行政区已建立卒中中心,东部地区县级覆盖较广,中西部目前处于培训阶段,并同步推进远程卒中中心建设。与此同时,百万减残工程将以降低县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硬目标,由点及面,形成‘自上而下技术推广﹢自下而上基层防控’的双向闭环,争取早日迎来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的拐点。”吉训明表示。



探索卒中减残工作“3.6.3”模式


“各位乡亲听我说,卒中危害大如天。残障致死风险高,预防关键在前端……血压监测是防线,早上晚上测两遍。高压不超140,低压控制90下。规律作息饮食淡,戒烟限酒常锻炼……”海安市南莫镇姜刘村村口,村医刘根华的一段“卒中防控快板秀”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


在海安,依托医共体建设的三级防控体系如同精密齿轮,构建起立体化卒中防治网络。各村卫生室统一挂牌“心脑健康哨所”,村医及网格员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健康吹哨人”。除了深入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外,村医及网格员每天会通过电话询问、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30岁以上户籍人口血压监测、高血压确诊及高血压卒中风险评估,并将信息录入后台系统,实现潜在风险的早期识别。


“我们与吉训明院士团队联手开发了健康中国百万减残平台,及时上传居民健康档案,完善数据采集质控要求,初步建成心脑健康一张网。患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时调阅健康数据,并查看人工智能分析建议。”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介绍。


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卒中防控站,致力于提供筛查防控、慢性病治疗、急诊救治以及社区康复一体化服务。作为村卫生室和海安市人民医院之间的纽带,乡镇中心卫生院一方面接收已经海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卒中患者进行康复,以减轻海安市人民医院的床位压力;另一方面接纳村卫生室转来的新发脑卒中患者,为患者争取治疗最佳时机。


海安市人民医院则充分发挥县域医疗机构龙头作用,通过打造院前院内“绿色通道”一体化模式,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信息互联互通,并加强与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使卒中诊治关口前移。


“在卒中防复发单元建设方面,医院打造了主要面向脑卒中高危人群及非急性期患者的卒中减残病房,将以检查、输液为主的传统住院模式升级为集检查、生活方式综合评估、科普宣教、适宜技术训练、健康指导、患者交流等于一体的健康促进模式。”海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吕书军介绍。


“市—镇—村”三级联动,“防、筛、诊、治、管、康”六位一体,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基层防病治病能力、县域救治能力三项关键能力提升,卒中减残工作“3.6.3”模式在海安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超重问题,使这些慢性病的知晓率、控制率及达标率稳步提升,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吴雅丽表示,其专家团队将联合海安市持续加强健康科普,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公众对高血压、脑卒中的认知度。同时,将重点培训基层医生,帮助其提高卒中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试点,有效降低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卒中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期待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吴雅丽说。


“下一步,我们将基于海安试点实践,制定卒中减残体系345工程手册,细化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于今年内在10个试点县(区、市)应用和完善;到2028年,力争将试点经验在10个地州市和全国600个县(区、市)推广;到2030年,建立我国脑卒中减残新体系,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卒中防控模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病学副教授李思颉介绍。


图片

文:健康报记者 刘嵌玥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图片

图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Z4OJ5LU】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

立足县域,勾勒卒中防治“中国路线图”

“10多年的脑卒中防治经验告诉我们,除了自上而下以技术推广为抓手加强防治外,还必须加强自下而上的县乡村三级卒中筛查与管理。从两头往中间走,最终实现百万减残的目标。”近日,全国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经验交流推广会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举办。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5-04-29 12:35:00

美国加征关税对人民币汇率、粮食和能源供应有多大影响?央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央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了与美国加征关税有关的多个热点问题。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近期美国国债和美元汇率市场出现大幅振荡。这是否会对中国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如何看待今年人民币汇

2025-04-28 21:40:00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目录新增两个类别 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

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基数决定了职业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当前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繁重,新的职业健康损害也亟待防治与控制。4月28日,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噪声超标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风险较高。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

2025-04-28 20:24:00

法治蓝皮书预测: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暴犯罪,惩治电诈犯罪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法治蓝皮书系列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发布《2024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及2025年犯罪形势预测》。《法治蓝皮书》称,中国“轻微刑事犯罪增长、严重刑事犯罪逐年下降”的趋势得以继续保持。《法治蓝皮

2025-04-27 13:15:00

22分钟生死营救 驻马店广济心血管医院成功抢救一位96岁急性心梗患者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捷)近日,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豫南医院)心脏中心成功抢救一例96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造了该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最高年龄纪录。当日12时许,今年96岁的范老太太突然出现了胸闷、胸痛的症状,痛感强烈,休息后并未好转。15时30分,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

2025-04-24 15:17:00

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6.7亿

4月23日在山西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亿同比增长17.52%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我国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为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31%其中网络文学和电子书的数量占比

2025-04-23 11:17:00

我国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黄垚)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介绍,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以组织实施“双重”“三北”等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在国家林草局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拥军说,“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

2025-04-22 16:43:00

河北省2025年体重管理年启动 多地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服务群众健康

河北日报讯(记者赵泽众)4月19日,河北省2025年“体重管理年”暨第十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在石家庄启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河北省“体重管理年”宣传标志和“冀健康 共享瘦”宣传语,奥运冠军王涵被聘任为河北省“体重管理年”宣传大使,体育、医疗领域代表分别发出倡议,标志着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正

2025-04-21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