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最大“种子集装箱”来了!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建筑年内落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07:00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迎来揭牌运营三周年。而建立植物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珍稀濒危等植物的迁地保护。

国家植物园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一项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国之重器”迎来进展——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建筑预计将于年内落成。

这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设施,将承载起保存全球7万种、约200万份植物种质资源的使命,成为我国存储容量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这座“种子银行”,将实现我国受威胁植物、特有植物、全球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利用价值植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

一座物种基因的“诺亚方舟”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依山就势地镶嵌于地景之中,宛若磐石。库区分为设施保存区、库存准备区、业务科研区、学术交流区和科普展示区五大功能分区,模块化设计使其既能独立运行,又能协同作业,并为未来扩容预留空间。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成效果图

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道,库内配备了国际一流的保存设施系统:包括-20℃长期保存库、-196℃液氮超低温保存系统、试管苗库、DNA库和活体植物资源圃等多种资源类型保存单元,保证全覆盖保藏各种资源类型植物资源。规划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以上约200万份,涵盖约中国80%高等植物种和世界10%高等植物种的植物种质资源。

为何要建中国储存容量最大的“种子集装箱”?“种质资源库的使命有三重——它是物种基因的诺亚方舟,维系着物种基因的多样性宝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稳压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性战略储备;更是绿色科技的种质库,持续供给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源泉。”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贺然解释道。通过现代科技封存濒危物种的“遗传火种”,不仅能守护当下生态安全,更为未来文明留存可持续发展的“密钥”。

“种子集装箱”如何打造?

如果把国家植物园比作这些物种的“诺亚方舟”,那么种质资源库,就如同这艘巨轮上的“种子集装箱”。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我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有3000多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

“有科学研究发现,种子的含水量每下降1%,种子的寿命将会增加一倍。同时,种子保存的温度每下降5度,种子的寿命也会增加一倍。因此,含水量越低、温度越低,种子的保存时间就越长。但是有一些种子,在低温干燥条件的种子库中是没法保存的,干燥之后就死了,这一类我们通常就叫它顽拗性种子,所以我们就需要试管苗库,甚至超低温库来保存这类物种。高等植物中大约90%植物物种的种子都是正常型的。”国家植物园(北园)高级工程师、种子学博士李爱花介绍道。

“近年来,科研人员先后就顽拗性种子保存、疑难萌发种子休眠解除机理、超低温植物器官保存等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开展攻克研究。在濒危植物种质抢救性保护方面,种质库也已将逐步开展保育及回归研究。”李爱花补充道。

种子的“临时住所”预备库已建成运营

尽管主体建筑尚未完工,位于国家植物园内的预备库已先行投入运营。来自新疆、吉林等12个省份的9200余份种质资源正被分门别类保存。种子入库前需经历严格流程:登记“身份证”、清理杂质、X光检测饱满率、称重计数等标准化流程。

国家植物园(北园)正高级工程师孟昕介绍道:“目前我们采用‘干燥-低温’双重保存技术对种子进行保存。种子需先在相对湿度15%、温度15℃的干燥间脱水,再密封保存于-20℃冷库,理论保存期限可以超过100年。在保存的同时,还将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定期活力检测,确保实时监测在整个保存周期内的种子活力。”

坐落于北京香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20余万株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等100余个品种的球根花卉正在园内竞相绽放。而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为这些物种提供了“备份”方案。

保存一粒种子,就是守护一个可能改变未来的基因。

(图片由国家植物园提供)

相关文章

医保“打包”付费助力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徐鹏航)“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初显,医、保、患三方初步共赢。”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徐娜在18日举行的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蓝皮书发布会暨趋势交流会上这样表示。当前,我国已实现DRG/DIP付费统筹地区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全覆盖。全国393个统筹地

2025-04-19 08:23:00

中国最大“种子集装箱”来了!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建筑年内落成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4月18日,国家植物园迎来揭牌运营三周年。而建立植物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珍稀濒危等植物的迁地保护。国家植物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一项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国之重器”迎来进展——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建筑预计将于年内落成。这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设施,将承载起保

2025-04-18 17:07:00

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圈定七方面要点

记者4月15日从国家数据局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对2025年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等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在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将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2025-04-16 07:23:00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正式实施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5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的通知》,正式实施2025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发挥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准确可靠、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次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共38项,聚焦各专业领域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涵盖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其

2025-04-14 15:25:00

为“风光一下”,他向外国研究机构提供我国珍稀水稻种子

明知国内水稻种子不能私自携带出境,还向外国研究机构提供我国特有珍稀资源。国家安全部最新披露,我国某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符某某,因向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水稻等作物种质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不断通过各种途

2025-04-14 10:36:00

锐评|又双叒叕变了?美关税乱政成了马戏表演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当地时间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舆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再度退缩。特朗普突然以荒诞理由对全球加税,还一遍又一遍信誓旦旦“美国政策绝对不会改变”,结果没两天,就以一批国家未报复为由,宣布定向暂缓“

2025-04-13 13:15:00

述评丨中国东盟增进文明互鉴 树立全球南方合作典范

新华社吉隆坡4月12日电 题:中国东盟增进文明互鉴 树立全球南方合作典范新华社记者林昊 查文晔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帆影,到如今《哪吒2》在东南亚的热映,在11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与会代表共同回顾中国与东盟文明交流的发展脉络,呼吁以文明互鉴深化合作

2025-04-12 21:27:00

220克樱花种子遨游太空后“回家” 云南华宁樱花开展太空育种工作

央广网玉溪4月12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4月11日,搭载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遨游太空的220克云南华宁县冬樱花种子在华宁县正式交接。这标志着玉溪市首次开展樱花太空育种工作,为推动樱花新品种选育和花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据了解,这批冬樱花种子由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选送,于2024年9月27日搭乘实

2025-04-12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