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
2025-04-11 16:17: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06:00
近日,贵州乌蒙山区绿肥产业发展观摩研讨会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绿肥产业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主办,旨在总结交流绿肥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水田及水生绿肥栽培、旱地绿肥种质资源整理与评价等岗位科学家、南昌站、南宁站等综合试验站站长、贵州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市县镇农技推广人员及企业代表等四十余人参会,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共谋山地绿肥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在威宁自治县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苹果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草毯铺满果园。基地负责人介绍,自2008年建园以来,在省、市农科院、国家绿肥产业体系贵阳试验站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技术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生态友好型苹果产业发展模式”为方向,围绕“自然农法”的生产理念,通过行间种植光叶苕子、箭筈豌豆,陇上种植三叶草等绿肥作物,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80%以上绿肥覆盖的模式,不仅减少了除草用工,还做到了除草剂零使用,并且苹果风味美品质好。
随后,与会代表前往金斗镇参观旱地绿肥种植基地。全镇光叶苕子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占耕地面积51.6%。当地推广的光叶苕子与玉米、烤烟轮套作技术,实现了“一地三收”,每亩可产鲜草2500-3000公斤,或收种子50-70公斤同时获得干草500-600公斤,综合产值达3000余元。现正值光叶苕子的盛花期,形成了壮观的紫色花海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经济开发潜力巨大。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省、市、县、镇各级农技人员分别汇报了当地绿肥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与会专家对威宁自治县的绿肥示范推广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尝试引进更多适应当地气候的绿肥新品种;建设标准化绿肥果园、升级机械化水平;更换玉米品种升级绿肥玉米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发展绿肥种子繁育产业等意见和建议。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贵州乌蒙山区绿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国山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贵阳综合试验站团队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绿肥产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皓
2025-04-11 16:17:00
2025-04-11 14:06:00
2025-04-10 16:22:00
2025-04-10 15:24:00
2025-04-09 23:05:00
2025-04-09 17:53:00
2025-04-09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