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焦点访谈丨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具身智能未来如何演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24: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过去几个月,您一定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各种人形机器人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出各类绝活。伴随人形机器人出圈的还有一个新词:具身智能。所谓具身智能,简单说,就是具有了物理身体,能够和环境实现交互的人工智能。这项科技主要研究如何使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感知、规划、决策和行为能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身智能将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人形机器人何时能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来看记者的走访调研。

空翻、练武术、端茶倒水、进厂拧螺丝……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以各种惊艳的动作出圈,热度持续不减。流畅自如的动作表演,源于对每一块钢铁肌肉的精准操控。在位于苏州吴中区的一个科技园区内,机器人“小麦”正在备战将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这款于今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练习,走路和跑步已经接近正常人类姿态。要实现动作自然流畅,靠的是它身体里30多个自动化电机的协同控制,它们正是构成人形机器人“骨骼”架构的核心部件。

机器人的进化不止于更发达的四肢,还有更聪明的头脑。3月,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布了最新机型,在对外公布的视频里,它不仅可以完成骑自行车,给葡萄缝线等高难度动作,由于搭载了多模态交互大模型,还能够实现毫秒级的交互反应,通过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做出判断和回应。

在上海张江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具身智能“数据工厂”里,百余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正穿梭于家居、餐厅等场景。它们通过人工操控,再结合国内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加强训练,让机器人更聪明,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更近。

当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结合,机器便具备了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正是具身智能的关键载体。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具身智能技术迎来了新的突破,人形机器人也进入到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发展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徐扬生:第一个特点,这个机器有行动功能,能够走路,能够跳;第二要有感知功能,能够看到是红的还是蓝的还是绿的,能够触摸,是毛茸茸的东西还是冰冷的东西;第三要有思维的功能,能够认识世界,能够做决策,三个功能加起来,我们叫作具身智能。这个时代刚刚开始,因为算力在提高,数据在提高,无穷无尽的数据,机器的思考功能提高了以后,它会模仿人,能够学习人。

今年两会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在业内看来,具身智能已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以及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徐扬生:中国是个制造大国,具身智能不仅涉及软件,而且涉及制造业的所有东西,对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非常重要。具身智能是个综合工程,所以我们的具身智能如果能够发展起来,能够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制造业的、电子的、动力的、机械的,包括软件工程全部都能上去。

国际投行高盛今年2月发布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研发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时期。中国凭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广阔的应用市场,有望在特定细分领域实现突破。目前,国内明确提出发展具身智能的城市已超过20个。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凭借技术、产业和生态综合优势,整体领先全国。据统计,深圳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5.7万家,位列全国城市首位,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不少具身智能以及人形机器人企业,都聚集在高楼林立的南山区。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一款服务型人形机器人,未来将用于酒店,和我们现在常见的酒店服务机器人不同,它有了一双灵巧手,不仅能抓取快递,还能自己按电梯。

这是该机器人企业半年内研发的第三款产品,高效的研发速度,除了依靠于自身的研发实力,更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带来的供应链优势。在深圳,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国产化率超90%,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尤其在南山区,半径10公里内基本可完成机器人从设计到量产的闭环。

产业协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聚集,更是技术、资本、人才的“化学反应”,这家机器人公司成立不到四年,研发人员占比达70%以上,他们以自研的具身智能引擎作为技术底座,专攻于机器人的视觉和大脑,让传统的机械臂拥有了接近于人类的判断力,依托于珠三角的制造业产业生态,他们已经在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方面落地了许多应用。

随着近年来具身智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热度飙升,多家机器人企业都加快了产品的研发投入,该企业从去年开始也不再局限于研发“大脑”,而是向着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研发与整体落地方向迈进。此外,他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迎接好几批来自全国各地机构和投资人的走访调研。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成熟,一般都会经历从技术突破到“成本革命”,再到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整体来看,虽然具身智能技术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小规模应用,但从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到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再到商业模式的探索,仍然面临多重考验。人形机器人距离走入千家万户还有不小的距离。

真实的需求和场景应用,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从实验室进入大规模量产的关键,如何避免企业的重复投入、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协同创新突破成为各地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一个平台,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围绕行业共性问题,进行技术攻关,积极帮助机器人企业找到更多真实应用场景,不仅能快速提升不同行业智能化水平,也能为机器人企业采集到更多应用场景的真实数据。眼下,张建国正和团队研究如何优化算法,通过给人形机器人加上灵巧手等方式,为南方电网提供电力保障服务,如果进展顺利,这些人形机器人会在今年11月份举行的全国运动会上,和电力巡检人员一起参与电力保供的工作。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深圳正在努力提升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近期,深圳又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新增培育具身智能领域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等更为具体的目标。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 张林:我们会围绕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素供给,包括数据采集、场景供给、人才政策支持等,全方位对企业进行支持。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抓住这一波具身智能发展的重大关口和机遇,用两三年的时间在深圳和大湾区,培育出一个服务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万亿规模的具身智能产业集群。

目前,具身智能正从单点突破迈向产业协同,从“野蛮生长”走向“生态共建”,开启生态化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关键,也是政策发力的重点。在具身智能这条属于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在这场技术与产业的变革中,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努力奔跑。

相关文章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根据《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若干措施》(鲁科字〔2025〕32号)、《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办法》(鲁科字〔2022〕32号)和《山东省省级“先投后股”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鲁科字〔2024〕42号)等规定

2025-04-13 04:30:00

内外贸一体联动!中国企业集体出手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帮助企业稳住外贸基本盘、拓展内销新空间,商务部近日提出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从市场准入、渠道建设到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迅速响应。重点商超、电商平台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为外贸企业拓内销

2025-04-12 22:18:00

贵州乌蒙山区绿肥产业发展观摩研讨会在威宁召开

近日,贵州乌蒙山区绿肥产业发展观摩研讨会在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绿肥产业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主办,旨在总结交流绿肥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水田及水生绿肥栽培、旱地绿肥种质资源整理与评价等岗位科学家、南昌站、南宁站等综合试验站站长、贵州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市县

2025-04-11 14:06:00

35个项目 433.46亿元 塔城地区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办

4月10日,新疆塔城地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办,此次签约共涵盖各类合作项目35个,签约总金额达433.46亿元,将为塔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塔城地区商务局党组书记许宏艳介绍,本次签约的35个项目包含10个战略合作协议、23个投资合作协议,签约金额总计403.46亿元;另外,还

2025-04-11 11:23:0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拓潜力、增活力、聚合力——东北三省加快壮大民营经济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晓洁、邹明仲、朱悦自动扫描零件,焊缝实时跟踪,电流、电压等参数自适应调整……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方大集团北方重工最新引进的大型龙门焊接机器人正紧张调试。相隔不远,三生制药集团北方药谷德生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三期项目已开工,将构建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实训—服务”全

2025-04-10 22:12:00

@济南企业,2025年市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申报开始啦!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通知,启动2025年市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申报。 根据《济南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认定管理办法》,“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的定位是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机

2025-04-10 21:33:00

全天候通关!海南口岸24小时护航消博会展品“即到即放”

南海网4月10日消息(记者 叶长文)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将在海南海口举办。为保障展会高效推进,海口海关部门围绕展品通关、税收优惠、检疫审批等关键环节,推出多项专属便利政策,助力参展企业“轻装上阵”。24小时服务保障展品“即到即放”海南主要进出境口岸将开

2025-04-10 18:48:00

开业前“只查一次”,北京消防和住建部门协同办理减轻企业负担

5月1日,修订后的《北京市消防条例》将开始实行,共9章104条,条例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吸收了很多近年发布的政策措施,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完善。《北京市消防条例》发布后,得到了北京市民的广泛关注。其中第八十五条提到,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部门、消防监管部门应当优化消防审批协同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办理消防

2025-04-10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