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同比增长14%!枣庄市2024年有效发明专利达4396件,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9:08:00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4月21日下午,枣庄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枣庄市专利授权量62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17件,同比增长16.2%;有效发明专利4369件,同比增长14.0%。

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贾建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段修排,市公安局食药环森支队支队长、新闻发言人刘成彬,枣庄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三级高级主办孔庆,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秀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贾建军介绍说,今年的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工作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6+3”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商标品牌工程,遴选120家企业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库”。开展“助企攀登”活动,2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助企攀登”专利审查员“齐鲁行”,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1场,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相关需求108项。418家企业通过专利快速预审主体备案,通过预审渠道递交的发明专利授权215件,占全部发明专利授权量的26.3%,发明专利审理周期大幅压缩。202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62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17件,同比增长16.2%;有效发明专利4369件,同比增长14.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41件,较2023年增加1.47件;有效注册商标75991件,同比增长11%。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升。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枣庄市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专利转让许可、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等工作。2024年,全市专利质押融资金额20.74亿元,惠及企业143家,通过专利质押融资省级贴息审核248万元。企业从高校获取专利转让许可316件,同比增长184.68%。全市390余家企业注册登录高校专利盘活系统,高校存量专利盘点进度达到95%。积极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5家企业通过数据存证登记审核,取得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证书16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2件。获批石榴精深加工、新能源等省级专利导航项目4项。

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持续提升。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深化“行刑衔接”“府院联动”,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2024年,全市共争取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综合奖补资金140.24万元;办理侵权假冒商标、专利、地理标志案件85件,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案件21件;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71件,审结597件(含旧存);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0余名、移送审查起诉200余人。“9.05”侵犯著作权案、“1.22”假冒注册商标案两起案件获公安部《贺电》表彰,2件商标侵权案件入选晋冀鲁豫四省十九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1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裁决案卷评查专家。成功争取闲置品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模式试点资格,城头豆制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获批省级产业集群商标品牌指导站,美果来等10件商标、峄城石榴等5件地理标志入选2024—2025年度晋冀鲁豫四省十九市重点保护商标和地理标志名录。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请问枣庄法院在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段修排:近年来,枣庄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贯穿到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是聚焦协同联动,构建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制。发挥府院联动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方面的优势,依托“总对总”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平台,会同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建立“法院+调解员”“法院+公证处”“法院+工商联”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去年以来,通过“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调、撤涉恒某纸业、樱某卫厨等案件200余件。2024年,全市法院知识产权纠纷民事案件诉前调解成功率为60%,诉讼收案同比下降30%,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效果进一步显现。

二是聚焦实质解纷,以示范诉讼助推同类纠纷妥善化解。在立案阶段综合运用立案辅助系统对于权利人相同的同类纠纷案件进行识别,并实行一体管理,由知产法官及时跟进指导调解员进行调解。同时,针对同一权利人提起的多起同类诉讼,选取代表性个案由中院提级管辖,通过“以案释法、以审促调、以调促解”,以类案示范效应引导同类案件当事人握手言和,促推拟起诉的同类纠纷在合理预期基础上止于未诉、妥善化解,取得“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三是聚焦社会治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针对审判中发现的涉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频发的问题,一方面加大调解力度,使同类纠纷尽可能在前端化解,并引导权利人向生产厂家源头维权,同时根据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移送线索。另一方面,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份,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减少了诉讼增量,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下一步,枣庄法院将以服务保障全市“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为抓手,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切实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实质化解,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者:请问,下步公安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强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

刘成彬:下步,全市公安机关食药环森部门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紧盯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焦点问题,进一步明确重点、优化措施、深入摸排、依法严打,通过保持高压严打、深化联动治理,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推进综合治理,全力守护民生、护航发展。

一是加强打击整治,筑牢安全防线。深入开展“砺剑”“昆仑2025”等专项行动,聚焦家用电器、电动自行车、燃气、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紧盯假冒伪劣的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电气产品、建筑材料、电池电缆、儿童玩具等民生关切产品,依法从严从快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等犯罪案件,并通过数据建模、数智研判、警种合成等新型侦查模式,进一步实施精准、深度、规模、联动打击,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协同联动,推进综合治理。依托枣庄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扎实推进公安“11057”工程和多部门 “1+6+N” 联动治理纵深开展,通过深化与市场监管、文旅、新闻出版等部门的线索互通、数据共享、联合执法,有效推动“行刑+刑行”双向衔接机制的落实落地。同时,进一步深化警企协作,通过建立驻企工作站、知产警官等机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预警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安心发展。积极联合产业联盟、地方商会开展源头治理,集中整治重点地区造假问题,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提升工作质效。牢树执法为民理念,以“法治公安建设年”为牵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流程,健全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受立案源头管理,定期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查和执法质量评估,严格落实涉企执法规范要求,提升案件侦办效率和办理质量,以规范执法切实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力、守护生产力。枣庄公安将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筑牢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防线,为激发市场活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记者:请问枣庄海关在加强二手商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孔庆:在青岛海关的支持指导下,枣庄海关切实加强对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研究,积极推进业务改革和创新,成功实现了我市闲置品跨境贸易的1个模式“首试”、5个业务“首单”、1个机制“首创”,为国内闲置品合规出口提供了枣庄模式、积累了枣庄经验。

一是成功争取“首试”资格。2024年6月,抓住青岛海关修订《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工作指引》机遇,为我市闲置品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模式争取了试点资格。与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权利人代表沟通、座谈逾百次,全面了解整体情况,推动商标权利人(代理人)参与试点。

二是成功完成5个业务“首单”。2024年7月5日起,先后实现全省一般贸易、跨境电商渠道出口二手奢侈品(以下简称二奢)应用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模式首单通关,完成首单出口二手腕表应用知识产权预确认、首单应用《知识产权要素跨境追溯码》、首单加载《进出口知识产权要素追溯信息表》。

三是成功“首创”信息通报机制。在业务试点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向权利人分类、逐票传输闲置品知识产权要素的信息通报机制,为全国首创。中国旧货业协会专家表示,前述工作有效破解了二奢“合规报关出口”问题,填补了国内二奢合规出口业务空白,有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截至2025年4月18日,全市企业已累计完成出口二手品牌箱包、腕表等闲置品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500余件次。

4月17日,青岛海关在枣庄国际闲置品循环数字经济产业园举办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工作座谈会。海关总署综合司、杭州海关等7个直属海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10家会员企业及律师界代表参加座谈,各方就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达成共识。枣庄海关将以此为契机,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优化完善模式,加大创新力度,助推我市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工作形成全国样板模式。

记者:我们了解到,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在版权赋能民间文艺传承、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赵秀真:近年来,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坚持多业联动、业态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实施“版权+”战略,将版权触角延伸到文博、文创、非遗、演艺、智慧产业、写生基地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了版权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繁荣。

一是“版权+文博展馆”项目。台儿庄古城内建有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中华珠算博物馆等不同主题的专题博物馆40余座。多维度展现台儿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民俗,全力打造台儿庄独有的“百馆”品牌,例如世界名人木雕肖像博物馆,集创作、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充分拓展了版权保护利用空间。

二是“版权+智慧产业”项目。致力于建设智慧古城,打造智慧畅游、智慧营销和智慧管理的新格局。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游览区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制定并推广《智慧景区建设规范》标准,成功申报13项软件著作权,获评山东省2023智慧旅游样板景区,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创造新的品牌价值和盈利增长点,延长版权产业链条,提升了旅游服务能力和游客体验度。

三是“版权+文创产品”项目。以“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为主线,研发包括“梦的礼物”“台城有礼”“台城小礼”在内的上千款文创产品,并申请了品牌版权保护及20余类商标注册,其中30多个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年营收近2000万元。孵化非遗扎染品牌“布染凡尘”,此品牌被选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资料库名录”并获评“山东手造市级非遗工坊”;打造“梦的幻妆”“梦的奶茶”“梦的咖啡”等系列梦的品牌,特别是“梦的幻妆”研发的“枣城石榴裙”服饰,于2024年6月24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举行的“机遇中国·遇见枣庄——石榴丝路推介会”上惊艳亮相,走向国际舞台。除此之外,赋能“台儿庄古城船妹子”品牌荣获2021十大年度国家IP评选活动文旅赛道金奖,年创收4500万元,被省文旅厅评为“山东20家领航型文旅企业”。

四是“版权+非遗”项目。针对传统手造产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入张小泉、南京绒花等非遗品牌,建立30余家非遗版权产品商铺。通过对鲁班锁、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还原,实现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制作、展示、保护与交易,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同时,结合鲁南民俗文化,引入柳琴戏、皮影戏等非遗展演特色节目,打造火龙钢花、光影秀等夜游产品,推出“谢裕大茶行”主题演艺沉浸式体验场景,形成全域文旅沉浸式演艺集群。

五是“版权+写生基地”项目。依托独特的运河文化与建筑风貌资源,吸引中国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及书法美术协会来此开展写生教学活动,全力打造户外写生基地。特别是与俄罗斯列宾美院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民间艺术行俄罗斯艺术家写生基地,有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交流及展会活动,已成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文化交流基地和艺术品展示平台。

下一步,台儿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将继续强化版权引领作用,拓展并完善版权保护渠道与体系,聚焦版权产业的创新、交易与转化,助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国、版权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同比增长14%!枣庄市2024年有效发明专利达4396件,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4月21日下午,枣庄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枣庄市专利授权量62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17件,同比增长16.2%;有效发明专利4369件,同比增长14.0%。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贾建

2025-04-22 09:08:00

强信心 看发展 · 优化营商环境争一流丨泾川:“组合拳”聚势赋能 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泾川:“组合拳”聚势赋能 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营商环境如水,水活则鱼跃。面对区域竞争新态势,泾川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政企银协同、升级“店小二”服务等组合举措,全力擦亮“泾晶帮办”服务品牌

2025-04-22 00:24:00

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交流洽谈会暨天津专场推介活动在深圳举行

4月21日,以“协同联动·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交流洽谈会暨天津专场推介活动在深圳举行。活动由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旨在加强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推动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合作,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携

2025-04-21 19:13:00

云南一季度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

新华网昆明4月21日电(记者 王贤思)记者20日从昆明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云南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239.6亿元。其中,云南自东盟进口农产品贸易额32.2亿元,同比增长26.5%;云南对东盟出口农产品贸易额29.8亿元,同比增长23.1%。  在东盟国家中,云南与越南的贸易往来规模较大、增长迅速。昆

2025-04-21 14:20:00

省第三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公布 沧州27家企业入选

记者昨天从市工信局获悉,在河北省第三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工作中,共确定154家企业单位为试点,我市牧疆南北农牧机械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入选,入选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入选试点中有24家企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056005)》国际标准是由我国提

2025-04-20 20:10:00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来了,徐汇机器人亮相稳定奔跑

今天(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开跑,近20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赛队参赛。赛事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相较于实验室中的短距离测试,此次比赛对参赛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适应性及续航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堪称一场大型的“极限压力测试”。来自上海徐汇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明

2025-04-19 18:24:00

山东焦易网数字科技取得智能门牌管理系统用终端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焦易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智能门牌管理系统用终端”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19131684B,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8 月。天眼查资料显示,山东焦易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潍坊市,是一家以从事互

2025-04-19 18:03:00

【沁新集团】昌源公司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度监督审核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日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专家对昌源公司开展一年一度的质量管理体系再认证复评工作。审核期间,审核组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审查。首先,审核人员与体系覆盖的职能部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访谈

2025-04-18 15:20:00